建模的方法論如圖4.1所示。
開始時,某個有關決策的問題情境引起有關人員進行一項有目的的活動。活動開始之前先要明確表述任務,任務引導著合適方法的選擇。在全面系統干預的邏輯和過程中,已經完成了這一步工作,現在假定SD就是最合適的方法,接下來必須首先辨識建模的目的,透過TSI的邏輯和過程來探究目的。在這階段,以批判的態度回顧已有的模型,具有潛在價值。
Hubert 2001年開始進修管理科學博士班,在管理領域的各種專業中,對用「系統方法」看管理特別感興趣。 管理問題隨著全球化日益普及,而日趨複雜。依行銷、財務、生產、科技、人資等構面,探討管理問題,似乎越來越難看清問題的本質。 以整體方式看問題的系統方法,考量環境、邊界、資源、元件、互動、回饋、延遲等,試圖提供一個以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方式。 Hubert做過產業分析師、策略規劃部經理、企劃推廣組組長,面對產業、產品、技術、市場、政策等實務問題,需要一套整體看問題的方法。 先整理Jackson(2000) Systems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作為開始。同時也摘錄Checkland(1999) 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的重點。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ST 4.2 硬系統思考概述
4.2.1 發展歷史
"運籌學"這個名詞是於1939年前後,一群英國科學家試圖協助英軍優化使用雷達發現敵機的效率下產生的。由英國空軍開始,很快擴散到加拿大、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在美國首次應用是海軍兵器局用於佈置水雷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運籌學,在煤炭、煤氣、鋼鐵、交通運輸等產業中轉為民用。20世紀50年代倡導運籌學的專業學會紛紛成立,開啟這個學域的研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