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ST 5.4 系統動力學評論

系統動力學的優點在於其主張:結構是系統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結構可以用正負反饋環路之間的關係來描述。它是一個跨學域的分析框架,能夠透過各獨立學科展現的表面現象,觀察到真正對行為負責的更深層的系統模式;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洞察問題的複雜性,並提供他們改變與改善社會的真正槓桿。

系統動態模型有助於指出關鍵的決策點。管理者如果沒有意識到,其行為對系統關係所產生的影響,就會傾向於以激化既有問題的方式行動。然而,如果他們參與建立因果環路模型的話,他們會逐步意識到正在運行的潛在結構。他們就會更願意對那些,有破壞性基模的心智模式提出質疑。

將理論洞察力與方法論、定量建模、電腦模擬和軟體方面的進展結合起來,系統動力學已經實現,福里斯特當年想以系統思考解決戰略問題的抱負。

然而,批評者(Keys, 1991; Flood and Jackson, 1991; Jackson, 2000)認為,對受過科學方法訓練的人來講,系統動力學似乎不夠精確,而且缺乏嚴密性。

有些從事系統動力學研究的人認為,聖吉將管理問題縮減為幾個有限的系統基模,違反了系統動力學研究的核心。系統動力學的核心問題,應該是有計畫地弄清社會系統的反直覺行為,而非學習關於如何建立反饋關係分析的學問。

複雜性理論堅持主張「蝴蝶效應」-在系統最初狀況下產生的一個微弱變化,可能對系統長期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而系統動力學未能準確地掌握起始狀態,且不同變量間的因果關係也不夠精確,如何能作出準確的預測。

另有一類批評者認為,人類是透過他們的意願、動機和行為來塑造各種社會系統的。如果我們想要洞悉社會系統,就必須了解這個世界上,個別的社會參與者所持的各種主觀解釋。社會結構是在對世界觀的協商,及重新協商過程中湧現的;而系統動力學卻試圖從外部"客觀地"研究社會系統,恰恰遺漏了這一點。

強調客觀性了解社會系統的基本結構,造成系統動力學,極少注意到不同社會參與者,對社會系統各有其不同目的。容易傾向假定目標已獲得共識,認為有權勢的決策者的目標是理所當然的。換句話說,有時會成為剝奪其他利益相關者權益的幫兇。

我們可以將上述爭論,視為功能主義範式擁護者與詮釋範式擁護者之間的爭論。系統動力學儘管近來強調心智模式和學習過程,但本質上,它基本屬於功能主義範式。它視系統結構為系統行為背後的決定力量,試圖用反饋環之間的種種關係來繪製,系統結構形態圖;其目的是要更好地預測社會系統的行為,以便管理者可以對系統進行控制。

系統動力學比硬系統思考,使用了更廣泛的系統概念。如存量與流量、正負反饋、因果環路、結構、行為和學習之類的概念,被添加到系統、子系統、層次與邊界的思想裡。系統動力學有"變遷和轉換"這樣比喻,較"機器"比喻,更具動態的傾向。


Jackson, M. C. (2003) Systems Thinking: Creative Holism for Managers. 高飛譯,系統思考-適於管理者的創造性整體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p77~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