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Cybernetics)一開始被認定為動物和機器中進行控制和通訊的一門科學,隨即被移植到管理學的領域。最初,只是簡單地被用做現有硬系統方法的強化工具,受到機器比喻的限制。直到,斯塔福德 比爾(Stafford Beer)在"組織控制論"方面的研究,才有所改變。
Hubert 2001年開始進修管理科學博士班,在管理領域的各種專業中,對用「系統方法」看管理特別感興趣。 管理問題隨著全球化日益普及,而日趨複雜。依行銷、財務、生產、科技、人資等構面,探討管理問題,似乎越來越難看清問題的本質。 以整體方式看問題的系統方法,考量環境、邊界、資源、元件、互動、回饋、延遲等,試圖提供一個以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方式。 Hubert做過產業分析師、策略規劃部經理、企劃推廣組組長,面對產業、產品、技術、市場、政策等實務問題,需要一套整體看問題的方法。 先整理Jackson(2000) Systems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作為開始。同時也摘錄Checkland(1999) 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的重點。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ST 5.4 系統動力學評論
系統動力學的優點在於其主張:結構是系統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結構可以用正負反饋環路之間的關係來描述。它是一個跨學域的分析框架,能夠透過各獨立學科展現的表面現象,觀察到真正對行為負責的更深層的系統模式;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洞察問題的複雜性,並提供他們改變與改善社會的真正槓桿。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ST 5.3系統動力學實踐
展現系統動力學方法的威力,最常用的例子是MIT系統動力學小組對漢諾威保險(Hanover Insurance)公司進行的一次干預(參見Senge and Sterman in Morecroft and Sterman, 1994; Maani and Cavana, 2000; Cavaleri and Obloj, 1993)。這個案例顯示:管理階層採取降低解決索賠成本,及保持顧客滿意程度的行動,無論看上去如何理性,實際上,都會導致服務品質的減損,及結算成本的增加。透過互動反饋環的分析,系統動力學研究,準確地說明了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並建議了一些不太明顯,但對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更為有效的方法。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ST 5.2 系統動力學概述
5.2.1 發展歷史
1956年,具有計算機科學和控制工程背景的福里斯特,成為MIT史隆管理學院的教授。直到1989年,他一直是那裡"系統動力學計畫"的負責人。1958年,他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題為"工業動力學:決策者的主要突破"的文章,使該方法聞名於世。後來,重新命名該方法為"系統動力學",接著陸續發表相關著作,<<工業動力學>>(Industrial Dynamics, 1961),<<系統原理>>(Priciples of Systems, 1968),<<城市動力學>>(Urban Dynamics, 1969)和<<世界動力學>>(World Dynamics, 1971)。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ST 5.1 系統動力學:第五項修煉
系統動力學借助現代數位計算機的威力,利用反饋學說解開複雜的多重環路、非線性系統的奧秘,社會系統被視為是這樣的系統。
杰伊 福里斯特(Jay W. Forrester)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小組,完成了系統動力學所有扎實的基礎工作。然而,彼得 聖吉以其著作<<第五項修煉>>(1990)使系統動力學聲名遠播。
Jackson, M. C. (2003) Systems Thinking: Creative Holism for Managers. 高飛譯,系統思考-適於管理者的創造性整體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p64~65.
杰伊 福里斯特(Jay W. Forrester)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小組,完成了系統動力學所有扎實的基礎工作。然而,彼得 聖吉以其著作<<第五項修煉>>(1990)使系統動力學聲名遠播。
Jackson, M. C. (2003) Systems Thinking: Creative Holism for Managers. 高飛譯,系統思考-適於管理者的創造性整體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p64~65.
ST 4.3 硬系統思考實踐
福圖恩等(Fortuin et. al., 1996)列舉了在應用領域常用的15個運籌學案例研究,範圍從運輸與物流、產品與過程設計、系統維護與金融服務,到衛生保健與環境決策。基斯(1991)及卡瓦萊里和奧布武伊(Cavaleri and Obloj, 1993)為最常見的運籌學問題提供了介紹性素材。典型的目錄如下: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ST 4.2 硬系統思考概述
4.2.1 發展歷史
"運籌學"這個名詞是於1939年前後,一群英國科學家試圖協助英軍優化使用雷達發現敵機的效率下產生的。由英國空軍開始,很快擴散到加拿大、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在美國首次應用是海軍兵器局用於佈置水雷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運籌學,在煤炭、煤氣、鋼鐵、交通運輸等產業中轉為民用。20世紀50年代倡導運籌學的專業學會紛紛成立,開啟這個學域的研究。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ST 4.1 硬系統思考簡介
硬系統思考是切克蘭德(Checkland, 1981)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後續一段期間發展起來的、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各種系統方法給的統稱,包括:運籌學、系統分析和系統工程,和後來衍生出來的變體,如決策科學、成本效益分析、規劃計劃預算制度及政策分析。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ST 3.4 創造性與系統 小結
硬系統思考基於"機器"比喻。系統動力學和複雜性理論則可以被視為放棄"機器"比喻而用"變遷和轉換"比喻取而代之;組織控制論則建立在"有機體"和"大腦"比喻的洞察力的基礎上。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ST 3.3 創造性與範式
另外一種查看管理者面對的各種問題情形的方式,是通過不同社會學範式所提供的視角來看待這些情形。現在範式一詞常被用來指世界觀或看待問題的方式之類的東西。可是它原本有其技術上的含義,如庫恩(Kuhn, 1970)所提出的,指的是被某一科學共同體認為具有權威性的研究傳統。它是一套塑造和指導科學活動的思想、假設和信念。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ST 3.2 創造性與比喻
當我們在世界上進行有意識的行動時,是基於我們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這個世界。因此,不同的觀念導致非常不同的行為。如果我們想要有創造性的行動,首先必須有創造性的思想。
學會用不同方式思考及擁有各種不同觀點談何容易。大部份的管理者認為很難對所負責的組織,進行不同方式的思考。因此,他們只能用可以預見的、有限的方式進行管理。
學會用不同方式思考及擁有各種不同觀點談何容易。大部份的管理者認為很難對所負責的組織,進行不同方式的思考。因此,他們只能用可以預見的、有限的方式進行管理。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CPS 4.3 SD的原則
系統動力學(SD)的哲學,強調模型的結構。結構有4個重要的特性:階次、反饋的方向、非線性和環路的多樣性,它們夠成了SD分析的核心。
Flood, R.L. & Jackson, M.C.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楊建梅等譯(2008) 創造性解決問題 -- 全面系統干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54~55.
- 階次(order):SD建模時一個關鍵的議題是,表示結構的"流位(levels)"變量的數目[流位是表示事物數量的變量,比如庫存流位(stock levels)或剩餘量(surplus levels)],流位變量的數量,決定了系統的階次。
- 反饋的方向(direction of feedback):要素的行為可能反過來友影響到該要素,反饋就發生了。負反饋抑制或控制影響,正反饋擴大影響,並創造增加或下降。負反饋和正反饋都是反饋的方向,是結構分析時關注的焦點。
- 非線性(non-linearity):受正反饋影響的系統會產生指數增長或下降,產生非線性的影響。
- 環路的多樣性(loop multiplicity):大多數的管理、經濟或社會情境常常包含多個環路,包括正反饋環路和負反饋環路。環路與環路之間相互作用,使得人們很難辨識初關鍵變量和預測結果,因此沒有電腦模擬很難理解的。
預測是洞察未來的方法。使用SD的目的是,為商業、公司和其他組織模擬未來可能的情形,以降低不確定性,並堅定我們執行決策的信心。預測的品質取決於模型的品質,而模型的品質,主要取決於所用的解析建模方法的可靠性。
控制就是實施對系統結構和(/或)政策的再設計,以使預期狀態能夠實現。
Flood, R.L. & Jackson, M.C.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楊建梅等譯(2008) 創造性解決問題 -- 全面系統干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54~55.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CPS 4.1 系統動力學(SD)
系統動力學(SD)起源於產業動力學,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弗雷思特(Jay Forrestor)創立,藉由信息反饋和控制,作為評估商業和其他組織、社會語境的手段,並開發出解析建模的方法。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CPS 3.4 TSI的三個階段
TSI的三個階段是"創造" (creativity)、"選擇" (choice)和"實施" (implementation)。
Flood, R.L. & Jackson, M.C.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楊建梅等譯(2008) 創造性解決問題 -- 全面系統干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43~47.
創造
創造階段的任務是將系統隱喻用於組織結構,以幫助管理者對其企業進行創造性的思考。最中肯的問題種類是:- 哪些系統隱喻反映了目前對組織戰略、結構,以及控制和信息系統等(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問題)的思考?
- 哪些替代的隱喻能更好地反映組織的、更令人滿意的成果?
- 哪些隱喻能合理地闡釋組織的困難和需要?
不同的隱喻關注組織運作的不同構面,一些著眼於組織的結構,另一些著眼於組織的人和政治方面,例如:
- 視組織為"機器"(封閉的系統觀點);
- 視組織為"有機體"(開放的系統觀點);
- 視組織為"大腦"(學習的系統觀點);
- 視組織為"文化"(強調規範和價值);
- 視組織為"團隊"(一元的政治系統);
- 視組織為"聯盟"(多元的政治系統);
- 視組織為"監獄"(強制的政治系統)。
創造階段(預期將湧現出)的成果,是找到一個"主導的"隱喻,該隱喻凸顯出主要的興趣和關注點,並能夠作為選擇適當干預方法論的基礎。如果所有隱喻都揭示出嚴重問題,則組織顯然危機四伏。
選擇
"選擇"階段的任務是選出適當的、基於系統的干預方法論(或一組方法論),以匹配在創造階段揭示出來的,具體的組織情境的特徵。
透過"系統方法論的系統"(圖2.2)來聯繫,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系統方法論多樣性的模式。如第2章所示,各方法論對其處理的"系統"及與該系統相關的"行動者"(actors)之間的關係,所做的假設前提,可以看出系統方法論的分類,是根據其對問題語境的假設前提,是簡單/一元、複雜/一元、簡單/多元、複雜/多元、簡單/強制、複雜/強制來進行的。
將關於問題語境的信息和支持各種系統方法論的假設結合起來,就可以選擇合適的系統干預方法論。
根據創造階段得到的"主導"和"輔助"的系統隱喻,現在就可以選擇合適的系統方法論,來指導干預和進行變革。
選擇階段的成果是:選出"主導"方法論(表3.1),該方法論在應用時,會被"輔助"方法論的主要規則所調節。
表3.1 與系統隱喻相關的系統方法論 |
實施
實施階段的任務是,運用特定的系統方法論把組織的主導看法、結構及其對關注點和問題的一般定位,轉變為對組織改變的具體建議。
實施階段的成果是,在目前組織有效發揮職能,最重要的方面,所能產生的協調變化。
TSI方法論三階段的內容見表3.2。TSI是一個迭代的系統方法論,在每一個階段,它都要求往復不斷地參考其他階段,可能產生的結論。例如,在創造階段嘗試預測對組織結構、信息及控制需求的特定看法的可能結果。圖3.1具體表現TSI的循環模型。
表3.2 TSI方法論的三個階段 |
圖3.1 TSI的過程 |
Flood, R.L. & Jackson, M.C.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楊建梅等譯(2008) 創造性解決問題 -- 全面系統干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43~47.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ST 3.1 創造性與系統
應用系統思考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促進了創造性;有創意地觀察問題,加上採用更加整體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系統思考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方法,它們通常被精煉成方法論的形式。由於系統方法以整體分析形式出現,並且使用"交匯"思考方式;組合使用這些系統方法,為創造性開闢了定一個思考維度。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CPS 3.3 TSI的原則
TSI的三個階段(創造、選擇、實施,下一節再討論)中,包含以下七項原則:
Flood, R.L. & Jackson, M.C.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楊建梅等譯(2008) 創造性解決問題 -- 全面系統干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43.
- 組織過於複雜,以至於不能僅用一種管理"模型"來理解
- 應採用一系列系統隱喻來研究組織,包括策略、困難等
- 將看起來適合突顯組織策略和問題的系統隱喻,與適當的系統方法論結合起來指導干預
- 不同的系統隱喻與方法論,可以互補地闡釋組織的不同困難
- 有可能評估不同系統方法論的強項與弱項,並將其逐項與組織的問題聯繫起來
- TSI三個階段之間的反覆迭代,形成了質詢的系統循環
- 促動者、客戶與其他人參與TSI過程的所有階段
Flood, R.L. & Jackson, M.C.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楊建梅等譯(2008) 創造性解決問題 -- 全面系統干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43.
CPS 3.2 TSI的哲學
TSI的哲學基礎是"批判系統思考" (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可被認為主要立足於以下三點:"互補主義" (complementarism)、"社會意識" (sociological awareness)以及倡導"人類的福利與解放" (human well-being and emancipation)。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ST 2.3 應用系統思考的發展
應用系統思考的發展史可以被描述為,克服前述的硬系統思考弱點的各種努力。我們可以使用一個由傑克遜和基斯在1984年建立的系統方法論分類框架--"系統方法論體系" (System of Systems Methodologies, SOSM)-- 來瞭解這一發展。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CPS 3.1 全面系統干預(TSI)的邏輯與過程
全面系統干預(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TSI)代表了關於計劃、設計、"解決問題"和評價的一種新方法。其過程提倡一種運用一系列系統隱喻,對組織和管理者必須面對的難題,進行創造性思考。這些系統隱喻透過"系統方法論的系統"框架與各種系統相聯繫。一旦對最能充分反映組織所關注問題的隱喻,取得一致的意見,就可以採取一個或一組恰當的,基於系統的干預方法論去處理這些問題。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CPS 2.3 系統方法論分類
現有系統方法的假設前提要如何反映問題語境。這種分類方法,目前還不太成熟,致使一些在討論範圍內的方法論,無法放在某個"理想類型"的格子內,有些方法論可能會跨越幾個格子。
雖然如此,以下仍以六種"理想類型"的問題語境對系統分法論進行分類。
雖然如此,以下仍以六種"理想類型"的問題語境對系統分法論進行分類。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CPS 2.2 問題語境分類
如何將"現實世界"中的問題語境做最佳分類,總是存在着爭論。我們可以兩個維度將問題語境進行分類:
- 系統 (以複雜度分,簡單或複雜)
- 參與者 (以個人或團體之間的關係分,一元、多元或強制)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CPS 2.1 系統方法論的系統 引言
當管理者面對組織的重要議題,並感到運用系統方法有助於解決困難時,有以下系統方法可供選擇:
- 運籌學(operational research, 簡稱OR)
- 系統分析(systems analysis, 簡稱SA)
- 系統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簡稱SE)
- 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 簡稱SD)
- 有生命系統診斷(viable system diagnosis, 簡稱VSD)
- 一般系統論(general system theory, 簡稱GST)
- 社會技術系統思考(social-technical systems thinking, 簡稱STST)
- 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簡稱CT)
- 社會系統設計(social systems design, 簡稱SSD)
- 方案前提的顯化與檢視(strategic assumption surfacing and testing, 簡稱SAST)
- 互動計劃(interactive planning, 簡稱IP)
- 軟系統方法論(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簡稱SSM)
- 批判系統啓發法(critical systems heuristics, 簡稱CSH)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CPS 1.6 有機體隱喻或"開放系統"觀
在管理和組織理論中,機器觀最早受到的挑戰,來自於人際關係理論,人們認為應當對組織中人的因素給予重視,因為個人在其社會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時,表現出最高的工作效率。由於組織要"生存"(根據技術和規模需要特定的組織結構,需要特定的管理系統),把組織視為有機體來處理,變得很尋常,它們的宗旨是生存,而不是追求目標(與機器隱喻相比)。
CPS 1.5 機器隱喻或"封閉系統"觀
在管理和組織理論中,機器觀的典型代表是韋伯(Weber)的科層體制理論和泰勒(Taylor)的科學管理。機器以一定的程序,按照預先設定的一組行為反覆運行,尋求合理有效的方式,以實現預先設定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CPS 1.3 系統思考的發展
前系統思考(pre-systems thinking)的主要特徵表現為機械論與活力論之爭。機械論者認為,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由其先在事物所完全決定的;而活力論者則認為,在複雜的實體(如生物體)中存在著一種神祕的力量,正是這種神祕力量成為事物發展的源頭。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CPS 1.1 系統思考的本質
已有大量文獻討論了“系統”的概念,以及系統性思維(systemic thinking)較之于還原論思維(reductionist thinking)所具有優越性。本章欲以另一種方式來介紹系統思想,即一種與管理者、決策者和“問題解決者”在實際工作中的關注點直接相關的方式。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ST 1.7 威力無窮的系統科學語言
管理者對於給複雜、多變的問題,提供簡單的解決方案已經感到厭倦。他們認識到更為精緻周到的解決方案是必要的,雖然需要一套更難的語言。以下四個論點,說明為什麼應該需費點工夫系統語言。
ST 1.6 整體論之自然科學
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系統思想以一種跨學科的形式出現,主要是作為對傳統科學方法的還原論,及還原論在處理生物和社會領域中,固有的複雜性之失敗的一種反應。因此,在一段時間內系統思考似乎成為科學方法的對立面。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ST 1.4 整體論之控制工程
可以與馮.貝塔朗菲相提並論的,使系統思考成為一門跨學科研究的人物就是數學家和控制工程師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1948年,維納出版<<控制論>>(cybernetics),是關於動物和機械中控制與交流的科學,是可以應用到許多不同學科的新型學科。
ST 1.3 整體論之生物學
在20世紀20~30年代,一些比較具有整體化傾向的生物學者,開始主張「有機體大於其組成部份之和」,他們認為存在一個層級結構--分子、細胞、器官、有機體--,有機體展現穩定的系統性能,而這些性能在比較低的層級中並未出現。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ST 1.2 整體論之哲學
希臘古典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推斷身體的各個部分只有在支撐整個有機體時才有意義,並使用這一生物學類比,考慮怎樣將個人與國家連繫在一起。
柏拉圖感興趣的是控制的概念,或掌舵(steersman-ship)技術可以如何應用在船隻和國家上面。船隻必須由舵手安全地駛向港灣。社會如果想要繁榮昌茂,也需要類似舵手的角色。
柏拉圖感興趣的是控制的概念,或掌舵(steersman-ship)技術可以如何應用在船隻和國家上面。船隻必須由舵手安全地駛向港灣。社會如果想要繁榮昌茂,也需要類似舵手的角色。
ST 1.1 系統科學語言簡介
一個系統就是一個複雜的整體(whole),其功能取決於它的組成部分,以及這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可以看到以下類型迥然不同的系統:
- 物質系統,如:河流系統;
- 生物系統,如:活的有機物;
- 設計出來的系統,如:汽車;
- 抽象系統,如:哲學體系;
- 社會系統,如:家庭;
- 人類活動,如:確保產品品質的體系。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STSP Ch1. The Subject of Systems
We can observe the world, and think about our observations, and so gain knowledge of the world.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particular, has in the last 300 years provided us with a powerful means of observing the world, and thinking about it, and acquiring well-tested knowledge of its regularities: I refer to the method of science.
This book is about a particular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one which although broadly a part of the science movement, uses some concepts which are complementary to those of classical natural science.
This book is about a particular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one which although broadly a part of the science movement, uses some concepts which are complementary to those of classical natural science.
訂閱:
文章 (Atom)